搜尋此網誌

2009年9月28日 星期一

江南園林甲天下 蘇州園林甲江南

"蘇州賣鴨蛋" 誰說的??

如果你去大陸蘇州問當地人,為什麼死掉叫做「去蘇州賣鴨蛋」,你絕對不會得到答案的。因為這句話是從台語的口誤產生出來的,在以前台灣的掃墓習俗中,有些人在先人的墳前祭拜以後,把一些冥紙用石塊壓在墓碑上,另外把鴨蛋殼撒在墳墓隆起的土丘上,「土丘」台語念起有點像國語的「蘇州」,於是「土丘要鴨蛋」變成了「蘇州賣鴨蛋」。

我們的蘇州行很坎坷,一開始車票弄錯了,再來是趕不上動車,幾番折騰才順利換了車票上了車,好擔心把夥伴搞的不耐煩,還好她也是隨和的人沒責難我安排的不妥。

歷史文化名城

「蘇州」古稱「吳中」,從夏朝開始,蘇州就有了文字記載,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春秋時吳王闔閭元年(前514年),命伍子胥築闔閭城以為國都,為蘇州建城之始。隋開皇九年(589年),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改吳州為蘇州,這是蘇州得名的開始。

中唐以後,蘇州日趨繁華,由區域性經濟文化中心上升為全國性經濟文化中心,明、清兩代,蘇州經歷了一段更加繁榮的時期,清代,蘇州事實已為東南最發達的都會。明清兩代蘇州也建造了許多著名的私家園林,其中有許多為回蘇州的退休官員所建。現在的蘇州有一片很大的蘇州工業園區,世界各國的諸多大廠在此設廠。不過走在它的街道上仍可以不時看到運河、垂柳、宮燈,連公車站都是仿古的朱柱黑瓦,相當古色古香。新建中的廠房、高級住宅、高速道路等,使的這個已有千年歷史的古城新舊雜陳。

原來寒山寺不在"寒山"

張繼的"楓橋夜泊"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詩,蘇州的"寒山寺"也因為這首詩而聲名大噪,成為著名的觀光景點。來到蘇州,怎能錯過"寒山寺"呢? 我跟蘿絲依酒店大堂說法,搭公交車來到,來到這才知寒山寺不是在寒山,是在姑蘇城外楓橋邊,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傳唐太宗時代高僧寒山、 拾得曾在這裡修行,所以更名「寒山寺」。


因張繼《楓橋夜泊》詩: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而蜚聲中外。但正因過於著名,寺內之大鐘於抗戰期間曾遭日寇劫去,至八十年代中日交好後才獲送還。

寒山寺的遊客絕大多數都是為尋找「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意境而來,一千五百年過去了,寒山寺經過了無數次的焚毀和重建,現在的寒山寺已非修行之地,成為了旅遊勝地。只可嘆「寺院香火不斷,鐘樓卻無法音,僧眾不知何處去,空留僧衣做制服。」,不過既然來了,花個五元人民幣上鐘樓撞三下鐘,應應景看看是否能把壞運氣都撞走。

寺裡到處可以看到歷代各名人的字跡,就算沒聽過這首詩的人,逛了一趟之作夢都能背出這首詩。出了寺門口可以看到江村橋,站在江村橋卻看不到楓橋,真想問張繼。「江楓漁火對愁眠」江村橋和楓橋怎麼對望的ㄚ。當地政府在寺外又蓋了更高更大的鐘樓,還立了個超大的碑刻著楓橋夜泊,詩裡的意境也被極度包裝、觀光化的作法破壞了,楓橋夜泊,還是留在腦海中幻想比較美吧!



厲害了吧!就是地大物博怎樣,碑文就是要大~~~



虎丘 連石頭都有故事

虎丘位於蘇州城西北原名海涌山,因這裡是2500多年前吳王闔閭生前遊樂、死後埋葬的地方,山小景多,是虎丘的最大特色,加上歷代名士文人的題詠和民間傳說的渲染,使這裡的一亭一閣、一水一石,都成了古跡名勝,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遊覽勝地,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

到虎丘先見虎丘塔。虎丘塔原名雲岩寺塔,是一座平面八角,高七層的倣樓閣式磚塔,落成於北宋建隆二年(西元961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有「江南第一古塔」之稱。近300年來,由於地質構造和基建原因,虎丘塔開始不斷傾斜,傾斜角度為3°59′,塔頂偏移2.34米,是一座與西方意大利比薩斜塔齊名的東方中國斜塔。




虎丘與吳國歷史有關的遺跡眾多,較有名的有:試劍石、千人石、孫武子亭、劍池等。 在虎丘逛著聽著免費解說,好多相關的歷史故事不斷的被喚起,臥薪嚐膽、夫差、西施與范蠡,一個個故事堆積成一個魅力的城市。

人造的天然園林 拙政園

拙政園是蘇州最著名的園林,與蘇州另一名園「留園」、北京「頤和園」、熱河承德的「避暑山莊」並稱「中國四大名園」。




拙政園建於明朝正德年間(西元1509-1513年),為鹽察御史王獻臣的辭官歸隱之所,園林取由「拙者亦為政」一句話,側面表達退隱者對士途的洞察,及對朝廷未能任用賢能的嘲諷之意。這其實不是我這種懶人能理解的,一個養得起這麼樣的宅園的人,怎麼還不知足的埋怨得不到名呢?

拙政園是蘇州園林中面積最大的古典山水園林,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但如果只是大的話,並不足以吸引人,史及上記載拙政園最初的設計者是畫家文徵明,他巧妙的因地制宜設計出了各個景點,並將詩畫中的隱喻套進視覺層次中。整個園林竹樹野鬱,山水瀰漫,近乎自然風光,充滿濃郁的天然野趣。另外,四百多年來,拙政園幾度分合,或為「私人」宅園,或做「金屋」藏嬌,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許多讓人探尋的遺跡和典故。

獅子園

獅子林是元至正二年(1342年)天如禪師為紀念其師中峰和尚而建。全園結構緊湊,長廊貫通四週,曲徑通幽,古樹挺秀。因中峰原住在浙江天目山獅子岩,而園內石峰林立,多狀似獅子,故名“獅子林”。

清康熙、乾隆都曾數次來遊。獅子林長久以來一直以假山聞名,被稱之為「假山王國」。大型湖石假山群外表雄渾,內部空靈,洞壑幽深,曲折盤桓,猶如迷陣。假山中有迷宮似的小徑蜿蜒上下,進出洞穴。往往能看見聽見對方,卻要走很長的路才能見到對方,而且能發現令人出乎意料的小徑在假山太湖石迷宮中穿梭,連乾隆都忍不住賜"真趣"的匾。 獅子林能名列四大園林之一,應該是贏在一個"妙"吧。
民初時是當地望族貝家的產業,建築大師貝聿銘小時就住在這兒。到獅子林主要是看太湖奇石,及由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迷徑。太湖石講究要瘦漏透皺,是古代豪門庭園必備的標準配件,除了可觀賞外,尚有移景及遮擋的用途。

地磚的圖騰是有意思的,先踩"錢",再踩"花",才會"有錢花",踩錯就變成只會"花錢"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