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1年4月21日 星期三

祈禱風調雨順

 

淘寶上的商品照片

台灣北部和中部屬亞熱帶氣候,南部屬熱帶氣候。夏秋兩季常有颱風,也有季風。應該是常常下雨的地區。但去年發生了一件不尋常的事:沒有颱風登陸,而且很少下雨。這使台灣陷入56年來最嚴重的乾旱。許多水庫的蓄水量不到20%,有些水庫的水位甚至低於10%。急於求雨的台灣政府試圖操縱大自然,多次進行人工降雨,甚至台灣農田水利署的官員在3月初舉行媽祖祈雨儀式,希望通常每年從5月中旬持續到6月中旬的雨季會帶來很多陣雨。台灣水利署發言人郭耀程表示,大家都要貢獻一份力來解決這個問題。~嗯,然後我就看到了幽默的台灣民眾PO 圖。


中學時期學的地理課就知道台灣的河川短、水流湍急,水資源很緊張,但因為可以靠每年常有的颱風帶來豐沛的雨量,都靠老天爺賞飯吃的意思,那這一波的水荒表示:台灣正遭受極端氣候影響、過度開發導致水資源耗竭、我們的水被污染了、自來水太便宜讓節水成效不彰、管線老舊讓水都漏光了。

根據水利署統計,台灣用水分為農業用水、工業用水與生活用水三大類,其中,農業用水占七成、民眾的生活用水占二成,工業用水占一成。雨下得少,但民眾平均用水量卻增加。2019年全國自來水生活用水量23.06億立方公尺,較2018年增1.8%,平均每人每天用水284公升,已連續4年增加。

缺水,可能不是短期現象,根據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主任許晃雄研究,未來台灣連續乾日數將是目前的1.5倍,20年後的春季降雨量恐將減少13.2%。中研院最新的「台灣未來的乾旱問題與因應」研究指出,在氣候變遷影響下,未來石門及桃園灌區的農業缺水率可能超過40%,北部地區的整體供水能力則會下降24%。長期來說,20年後春季降雨量可能減少13.2%、連續乾日天數會是現在的1.5倍。除了省水撐住,政府需積極推動氣候緊急的意識,及早因應未來乾旱。


應該要盡快在基礎設施改革,在國家水利系統、廢水再利用、大型海水淡化廠、重大節水活動、做高效能的灌溉技術等,加速建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