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2011/09/12 Monday 中秋節之好多為什麼


為什麼要過中秋節?

今年的中秋節接在週末假期之後,於是有了個三天這麼個不長不短的假期。放假前同事說老外問為什麼要過中秋節?同事解釋中秋在中國是個重要的節日,一年已經過了一半......說很多可是老外還是不懂為什麼要放假, 我建議同事下回可以跟老外說,中秋節之所以放假是因為---我們要慶祝中國登路月球,登路月球的還是一位女性,她比阿姆斯壯還要早踏上月球表面,叫做嫦娥,不過她一直沒有回到地球,還好有一隻兔子陪她, 不至於太寂寞。哈哈哈...

為什麼要中秋節要烤肉?

有位大陸同事抱怨,她的台灣老公吵著要在中秋節烤肉,她不懂為什麼老公這麼堅持要烤肉,烤肉很麻煩,她不想做決定當天要帶著孩子回娘家,留老公一人在家烤肉。中秋節烤肉這是天經地義的呀!(這台灣媳婦不懂事,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怎麼可以漠視台灣道上的規定呢?),這時身為台灣人的我必須跳出來跟她曉以大義,捍衛這個台灣的獨創文化。

我說 : [ 相傳, (講古的開場白) 二十幾年前有兩家醬油商,金蘭與萬家香, 雙方在市場上競爭激烈,為了爭地盤當然不能只有傳統的醬油產品,也因應當時年輕人烤肉活動出了烤肉醬,當金蘭醬油推了很受歡迎的烤肉醬廣告,萬家香便順勢推了一支 "一家烤肉,萬家香"的廣告,至此雙方的競爭更是白熱化。那時狂推廣告是在中秋節前後,再加上量販店吹波助瀾,年覆一年,當年受影響的年輕人如今都有了下一代,這個活動就這麼流傳了下來。在台灣,中秋節家家戶戶都烤肉的,獨門獨院的當然在院子裡烤;沒院子在門前烤,住大樓的就把社區前道路封了,所有人聚在街道上烤,下雨呢? 隔天補烤,總之ㄧ定要完成這個中秋儀式。]

同事有沒有買單隨俗去烤肉,我不知道,但是我為台灣人堅定的烤性覺得驕傲,再說烤個一百年以上就是傳統習俗啦! 台灣,加油!!!

為什麼要中秋節要吃月餅?

一直以來都沒聽哪個認識的人說愛吃月餅的,但有人送大家還是會嚐一嚐, 但都是淺嚐居多,畢竟油膩膩的餅不討喜於現在鼓吹養身熱潮年代。沒人愛,可是每顆月餅卻好貴ㄚ!那為什麼要吃月餅呢?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裏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資訊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去年中秋我一個人在異鄉,千心萬苦找到肉店才吃到烤肉,今年呢! 也不在家人身邊,沒法一起烤肉,這儀式等我回家再帶爸爸媽媽去烤肉店解饞囉!
 
今年領到的月餅
 

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大騙局

作者: [美] 丹·布朗

再大的騙局最後也會[ㄅㄧㄚ 康] - 因為就像書中說的[沒有什麼可以取代事實]

[大騙局] 這是我在電車上看完的另一部電子書, 看丹·布朗的書就像看好萊屋科幻電影一樣, 有激烈緊張的節奏, 有很專業高端的科技做串場, 享受片刻的刺激緊張之於, 還跟著體驗地球上一些罕見場面,來場奇幻之旅.

書名昭告故事是個騙局, 黑暗的政治毫無疑問會跟騙局牽扯, 在丹·布朗筆下連科學都存有騙術, 還有ㄚ...有別於一般都是註明[內容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丹·布朗在扉页上寫道:[三角洲部隊、美國國家偵察局局和太空前線基金會都是真實機構,本書所描述的種種技術皆現實存在.] 這也是個巧妙的騙局吧! 即使明示暗示都告訴我什麼都是假的, 丹·布朗就是很厲害的讓我步入騙局把故事看完.

看完書回到真實世界, 有點懷疑這世界真的如我所見嗎? 世界在商品化的過程下, 究竟有多少騙局? 當然什麼都懷疑就活得太辛苦了;什麼都信又太傻了.

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2011/08/18 科技來自人性?

高科技把身邊的人都變隱形了嗎?

今天在fb看到朋友的留言, 她跟家人去餐廳用餐, 看到鄰桌的一家人, 雖然都坐在一張桌, 但每個人都低著頭在把玩手機, 彼此沒有交談, 沒有互動. 有感而發 -- 難到高科技把身邊的人都變隱形了嗎?

把別人變隱形的是人心

以前Nokia有一句slogan:「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原文:Human Technology)」, 覺得這個slogan很贊, 手機跟很多科技產品一樣都因人類的需求而產生, 為了是讓人方便. 然後為了方便連繫, 網路上各種連絡方式如雨後春筍一一冒了出來. 朋友 同學約聚餐網路社群平台貼上訊息, 參加的不參加的網上點選回覆; 看到好吃好玩的要分享 ,不管是影音或文字, 幾個按鍵就發佈出去;不論呆在哪個喀喀腳腳的朋友都可以被找得著,聯絡的上. 也為了要更方便, 手機就有更強大的功能, 電子書 遊戲機 照相機 股票機 導航機,走到哪都可以上網.

離開家鄉到外地打拼, 想著我要到處趴趴走,無聊時要有新鮮的玩具, 預期有好多的冒險事蹟要分想, 遇到氣死人的事要臭幹腳時要及時找人發洩, 最要緊的是不想跟家人朋友斷了訊息, 所以換了智慧型手機, 也在媽媽家接了網路, 要親朋好友都加了skype帳戶或其他社群網, 在異鄉回到住處上了網,看到有人在線上, 就感覺溫暖點, 這世上不是自己一個, 我覺得[科技真是來自於人性].

但事情總是一體兩面的, 上了網看到親友在線上, 很開心的按下撥號鍵, 鈴聲嘟了好久就是沒回應, 你想人家可能在另一通電話上, 寫了留言, 還是沒有回應, 等你看完了日劇.. 洗好澡..再check一下留言, 還是沒回覆, 這時後的感覺是, 我像在另一個世界看著親友的動態, 我的筆電是連上網路了,但並不意味跟世界連結著. 人家不想理你, 可以完全忽略你, 這也是高科技帶來的便利,[科技反應著人性].

其實有心想聯繫即使沒有高科技的幫助,千山萬水也可找到人, 不想理的人按個鈕可視訊的便利反成了負擔, 連同坐在一張桌都想視若無睹, 人跟人互動不是靠科技是靠有心, 人跟人有距離也不是因為有科技產品是因為沒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