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1年5月3日 星期一

西岸美術館巡遊

Tina同學公司附近有很多展覽館,所以常常會分享一些資訊給我,這次長假期間各展館推出聯票,可以低價購得幾個館場的門票,在展覽期間可以分次預約前往觀賞。這連票包含5個展館12的展,龍美術館、西岸美術館、上海油罐藝術中心、余德耀美術館及上海攝影藝術中心。但今天先看有興趣的兩個館,美術館跟西岸美術館。

西岸美術館 _ 抽象藝術先驅 康定斯基

以前網上聽課,看康定斯基了解到抽象藝術的皮毛,這次上海西岸美術館有展當然要去拜見,看看他的畫風怎麼由浪漫式幻想轉為幾何構圖的。

康定斯基抽象畫派和表現主義的創始者之一,原本他在莫斯科大學學習法律和政治經濟學,但在 1895 年看過法國印象派的作品後,他決定要當個畫家,他搬到德國慕尼克,並和 Anton Azb 及 Franz von Stuck 學習印象派和 art nouveau 的畫風。

康丁斯基一生畫風複雜多變,從早期很寫實的臨摹,到印象派、野獸派、表現主義,一直到後來的幾何學構成,到最後更發展出抒情抽象的神秘形式。這都在在顯示了他透過不斷的實驗,為了是去尋求一個藝術家內在邏輯的完美。

印象寫實時期作品





抽象幾何時期作品






這次看介紹還學到一個詞"Tempera Painting 蛋彩畫法,這是用蛋白或膠水畫由調和顏料的一種畫法,最早可追溯到埃及棺木上的木乃伊畫像與公元一世紀到四世紀間希臘羅馬時期的壁畫人像,這種繪畫技法一直全盤沿用到 十五世紀油畫的出現。是15世紀的歐洲繪畫方式,盛行於文藝復興初期,主要是將雞蛋混入繪畫顏料當中來繪畫,有很多種混合方式。

網上查到的解釋是: 蛋彩畫就是用蛋黃裡的油水化合物作為乳化劑,再加以調和色粉與少許的水,畫在塗有動物皮膠與白石膏或白石灰底的木板上。這是最初蛋彩的畫法。蛋彩畫的優點是覆蓋力強,乾後堅硬如石,若是放置在良好乾燥的環境下,畫質完好如初。這些可以從中世紀留下來的聖像畫得到證實。缺點是若在潮濕的環境畫會發霉,還有蛋彩畫乾得特別快,不適合暈染效果,缺乏一種彈性,是一層一層薄薄的罩染上去的。  蛋彩畫快乾的特性,乾後色彩缺乏一種透明感與光澤,這也是「坦培拉」與油畫出現的原因。畫家在畫作完成後在最上一層塗上一層薄薄的油,增加畫面的光澤同時也有保護畫作的功能。逐漸的開始在調和色粉媒介劑中加了油酯,使其乾得稍慢些,還增加了顏料的流動性,「坦培拉」就是這樣產生了。而油畫的出現應該是與坦培拉有不可分的關係。歷史把發明油畫的功勳給了凡·艾克兄弟( Jan Van Eyck & Hubert van Eyck),其實是畫家匠人經過幾世紀的摸索。從「坦培拉」到油畫,在虔尼尼《工匠的手冊》中提到的坦培垃調和劑就有好多種配方,從中世紀後期就開始有人嘗試。因此時機成熟了,凡·艾克的油畫方子也就水到渠成被研發出來了。從中世紀到十五,十六世紀的繪畫,蛋彩、坦培拉、油畫技法一直是混合著用。 因此我們常會在美術館文藝復興早期的畫作中, 看到在標示媒材一欄中常常有點語焉不詳, 有標示Egg-tempera的,也有標示Tempera的。 大部分就以「Tempera」一言敝之。

美味午餐


花了兩個半小時讓眼睛看飽了之後該安慰安慰肚子了,因為下午的展館也在附近,不花太多時間去別處祭五臟廟,Tina推薦了 BISTRO 彼食,雖然她只來喝過咖啡,環境乾淨又能坐下來歇歇腿,我覺得可以,沒想到她的餐點口味居然很好,尤其是鮭魚三明治 (上圖)。

龍美術館 

何多苓個展“草·色”



此次展覽匯集了何多苓40年的重要作品,呈現大型個展“草·色”,展覽借鑒中國古典造園“借景”的模式,將展館的超大空間加以分割,讓作品與建築空間形成對話,策展重點提到看何多苓的草色用優雅而詩意的色彩放鬆身心,進入展館看到大型自然畫作,讓我想起見晴步道。哈

洛伊 霍洛偉爾 再校準


展覽由15幅創作於2018至2020年間的大尺幅繪畫構成,屬於洛伊·霍洛韋爾的“鉛垂線”系列,探討藝術家對懷孕主題的表達,以及描繪女性身體在分娩前後不同階段的體驗變化。但是正如藝術家所說:“美對我而言並不是視覺性的,而是體驗性的。我希望觀眾在離開時不一定要知道我想傳遞的內容,比如我的分娩經驗,而是吸收了一種明亮或豐富或光輝的印象,而這份印象事關他們與自己身體的關係。” 一直到離開我都沒懂這些作品跟分娩有甚麼關係,但對色彩的運用是覺得新鮮的。

百年芳華 近現在書畫家特展



本次展出包括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張大千、徐悲鴻、李可染、李苦禪、溥儒、陸儼少、傅抱石、吳冠中、吳湖帆、於非闇、朱屺瞻、趙望雲等四十餘位二十世紀中國重要畫家的書畫作品四十餘件,涵蓋京津畫派、海派、嶺南畫派、新金陵畫派及長安畫派等。其中我對聽過的藝術家作品比較有興趣,所以只認真看了齊白石、徐悲鴻、傅抱石、吳冠中的作品,但不明白為什麼都皺皺的呀!

沒有留言: